201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紀念日,多部解讀毛澤東生平、詩書、歷史的新書出版,各大書店也紛紛推出相關圖書專櫃,圍繞這位偉人帶來了一個充滿書香味桃園婚禮佈置的2014年元月。
  據新華社消息,最近推出的重點圖書有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撰的《毛澤東年譜(1膠原蛋白949-1976)》、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捷撰寫的《毛澤東對新中國的歷史貢獻》等4種理論研究著作,以及著名編劇王朝柱創作的《尋路》、中央文獻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劉金田撰寫的《偉人故事:毛澤東讓中國人民站起來》等4種通俗讀物。此外,中央文獻出版社、北京聯合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版的《毛澤東文獻》,以U盤電子書的形式,收錄了毛澤東選集、文集、單行本、書信、詩詞、照片、手跡,和毛澤東年譜、傳記、紀念郵票等。
  記者註意到,目前,市場上關於毛澤東的書籍種類繁多。這些新書有一二胎個共同特點,就是越來越“接地氣”。即,把毛澤東請下神壇,還原成生活中的普通人物——他同樣有執著的性格、普通人共有的愛好、溫暖的親情和青蔥的青少年時光。
  《光榮夢想:毛澤東人生七日談》:再現少年毛澤整合負債東“中國夢”
  近日,軍旅作家丁曉平歷時10年研究的新作《光榮夢想:毛澤東人生七日談》由學習出版社出版。該書以“七日談”的形式描繪了毛澤東的一生,每一日都以毛澤東的經典語錄作為標題——“改造中國與世界”、“老子不信邪”、“歸根結底就是群眾路線四個字”、“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”、“沒有我,中國照樣前進,地球照樣轉”、“活到老,學到老”、“革命第一,工作第一”,分別對應毛澤東的理想信仰、個性情操、德政親民、方法作風、榮辱生死、讀書學習、家庭情感等人生七個方面的問題。全書的目錄也都出自毛澤東語錄,如,“打掃乾凈屋子再請客”、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”、“到時候我就去見我的上帝,我的上帝是馬克思”……質朴的語言再抗癌食物排行現了一個未經粉飾的“原生態”的毛澤東。
  丁曉平沒有把筆墨過多用於重大歷史事件上,也沒有重點敘述領袖的功績,而是細膩地描述了毛澤東作為一個“孩兒立志出鄉關”的農家少年的成長歷程。新書發佈會上,丁曉平說:“作為一個出生於毛澤東時代、生長於鄧小平時代的70後,我們更應該以寬容、包容、從容的人文精神和穩重、鄭重、持重的文化品格來重讀毛澤東。我寫這本書的目的,不僅為了再現毛澤東的豐功偉業,更重要的是,要寫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,一個大寫的人,以及他帶給中華民族的光榮與夢想。”
  書的前言中寫道:“毛澤東的‘中國夢’,就是我們的‘中國夢’。現在每一個有夢想的人,都應該像毛澤東一樣,做一個敢於做夢、勇於追夢、勤於圓夢的人。”這也是此書對於年輕人的現實意義。
  《毛澤東閱讀史》:跟著毛澤東學讀書
  由三聯書店出版的《毛澤東閱讀史》,其作者陳晉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、研究員,多年來從事毛澤東和中共黨史文獻研究。該書以時代為序,以毛澤東讀過的代表性書籍為線索,系統分析了他讀書的目的與實踐運用,回顧了毛澤東一生的閱讀史,也從“讀書”這一角度揭示毛澤東的精神發展歷程。
  毛澤東一生讀了多少書、讀過哪些書,沒有人做過完整統計。只知道他去世後,在中南海住處的藏書約1萬餘種,近10萬冊。毛澤東的閱讀重點,排在前三位的是馬列著作、哲學著作和中國文史著作。這三類圖書,也是該書的敘述重點。
  毛澤東曾說:“精通書本理論的目的,‘全在於應用’。”在不同時期,他閱讀之書的重點也大有不同。如,“五四”期間,他讀書是為了在各種救國方案中選擇和確立一種為之奮鬥的“主義”;1956年前後,他的閱讀更多的是從經濟、政治和文化上探索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;“文革”期間,他的閱讀充滿對現實和未來的憂慮……
  在新書演講會上,陳晉講了一樁軼事:“毛澤東還讀蔣介石的書。那個年代誰讀蔣介石的書?毛澤東敢,而且他提倡讀。1963年,他讓人根據臺灣出版的蔣介石的集子,在大陸也選印一套。有關部門問,印5000冊夠不夠,毛澤東批示5000冊太少,起碼5萬冊。”
  毛澤東的讀書方法也別具一格。陳晉總結,一是,經典的和重要的書反覆讀,書中的價值才能最大限度地被髮掘。上世紀50年代,他已讀過5遍《紅樓夢》。此後,又15次借閱或要來《紅樓夢》重讀。二是,相同題材、內容的書,把不同的甚至是觀點相反的著述對照起來讀。如,他讀美國曆史的書,就托人去北京圖書館、北大圖書館借。專門寫條子說,不僅要馬克思主義學者寫的,也要有資產階級學者寫的。三是,讀書要“手到”並註重討論。“口到”,即,不僅是自己吟誦,還經常在一些場合給人講書,直接發表閱讀體會和收穫;“手到”,即,動手寫筆記,寫批註,由此體現“心到”;還有一個“耳到”,即,組織讀書小組由人念,大家聽,再一起討論。
  《母親邵華》:公開紅色家庭故事
  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的毛新宇新作《母親邵華》,以毛新宇第一人稱為視角,從其母親邵華早年的坎坷經歷、母子之間及親人之間的相處、邵華的處世風格、邵華對攝影事業的熱愛4個部分,講述了邵華的一生。
  邵華1938年出生於延安,少年曆經坎坷,後與毛岸青結婚,生子毛新宇,2008年因病去世。毛澤東曾以父親的名義為她題詞:“少華是個好孩子。”她的身份是多樣的:在生活中,是溫柔的妻子、慈愛的母親;在工作中,她低調做人,沒有因為是“主席的兒媳婦”而要求特殊待遇;工作之餘,她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,退休後當選為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,成為執掌中國攝影界的第一位女性。
  這是第一部邵華的傳記,同時也是首次披露這一紅色家庭真實生活的書籍。邵華的父親陳振亞、母親張文秋等革命先輩,都在書中一一被呈現。書中還收錄了200餘張珍貴的家庭照片,包括毛澤東與其父親、兄弟的合影,楊開慧與毛岸英、毛岸青的合影,毛岸青與邵華的結婚照等。
  一些鮮為人知、具有鮮明時代烙印的故事在書中隨處可見。如,毛岸英結婚時,國家一窮二白,毛澤東也囊中羞澀,送給他們的唯一禮物是一件舊的呢絨大衣。到了邵華與毛岸青結婚時,國家經過10多年的建設,物質相對豐富,毛澤東送的禮物也體面了一些,但也只是一塊手錶和一臺收音機,還有一部《毛澤東詩詞三十七首》。
  在該書座談會上,毛新宇說:“母親去世後,我們就開始策劃這本書,採訪了眾多親屬,收集了很多珍貴的資料。除了爺爺之外,母親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。”毛新宇的妻子劉濱說:“有人認為我們這樣的家庭很神秘,其實是一種誤解。希望大家通過這本書瞭解我們的歡樂、煩惱、幸福與痛苦。”  (原標題:解讀毛澤東的書籍越來越接地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m14dmevx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